第(2/3)页 可是,这问题就出在回去的线路上了。 明军应该按计划原路返回,从大同经宣化,过土木堡,经怀来城,入长城的居庸关,这就回到北京,当年成祖朱棣出征塞外就是这个线路。 不知怎么搞的,从大同出来,传令皇帝要途经蔚州,军队就来了一个右转弯,往南奔蔚县去了。 可是刚走了四十多里,军令又变了,要军队改向东行,往宣府方向走。 原来,问题出在王振身上,他想让皇帝路过他的家乡,也让家乡人看到他的地位和权势。 可是走了一段路,他想到这几十万大军,去他家乡,他在老家田地众多,万一人马踩踏他的田宅,那可就不好了。 他就又去改变皇帝的心意,皇帝对王振言听计从,就发生了这样的一日之内军令多变的事情。 其实有人建议皇帝,此时明军就奔蔚县走,然后入长城紫荆关,就安全了。 而且也不绕路。 可是,年轻的皇帝可能觉得不按照成祖的胜利路线回京,那多没面子啊。 还是命令明军绕路回宣府,按原路回京。 军国大事,就这么折腾了几天时间,前进速度缓慢,粮草也跟不上,士兵饥寒交迫,怨声载道。 可是,瓦剌大汗也先可没闲着,当他发现明军兜了个大圈子,他可就有时间直接追击到明军了。 他带着兵马,马不停蹄地去追杀过去。 明军经过宣府,在土木堡,可是瓦剌也先的骑兵先头部队也追上了,明军拼死抵抗,算是稳定了战线。 这时有大臣趁天色上没有黑,建议皇帝立即再走二十多里就可以入怀来城,王振不准,因为他有一千多车的财物没到,没经过勘查就决定土木堡的高地扎营等候。 还有大臣苦劝皇帝,敌酋大部队还没到达,皇帝立即轻车简从,快速前往居庸关,以保万全,王振还是不准。 在土木堡耗掉两天,也先大军到达,而土木堡扎营的地点,没有水源。 挖地数丈不得水,全军人马饥渴了两天,战斗力几乎丧失。 也先大军看到明军人数上占优势,假意派使者谈判讲和,皇帝和王振竟然信以为真,命令移营取水。 结果全军松懈,争相去附近小河取水,也先一看明军营寨混乱,发动攻击,可怜明军几十万人被分割数段,失去有效的指挥,一些将领和士兵逃散,部分将领只能各自为战。 护卫将军樊忠眼看明军全军覆没,怒发冲冠,大呼我为天下诛此贼,以锤击杀王振,而皇帝只是瑟瑟发抖的坐在地上,束手待擒。 土木堡一战,大明开国积攒了近百年的军事家底打光了。 三大营全军覆灭,随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员,勋贵武将大部分殉国,前文提到的张辅已经七十多岁了,护卫将军樊忠都战死疆场。 而且皇帝被敌国俘虏,造成一些系列的内部政治问题,勋贵武将阶层从此几乎再无实力可以影响朝局,无法平衡文官阶层和宦官,皇帝只能更加依靠宦官奴才去平衡文官集团,这为后来的变乱埋下祸根。 这场惨败的因素很多,主要原因就在于皇帝年少毫无治国经验,加上宦官王振也是宵小之徒,善于专权敛财。 明朝前几代皇帝文治武功,国家实力完全在瓦剌之上。 即使明朝实力强大,敌人也不一定望风而逃。 他们对自己的实力盲目乐观,战争准备仓促,后勤补给根本没有周密布置,行军时军令朝令夕改如同儿戏,而对敌人的变化根本没有详尽的了解。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。 明朝君臣对自己的优势过分自信,对自己的劣势根本就不了解,对敌人的变化也根本不了解,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。 知己知彼,是孙子兵法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,也是孙子兵法的精华内容,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。 通过明英宗这个故事,也足以给军事家们很多的启示。 ………… 大明皇宫。 看到这里,朱元璋气的快发疯了。 这已经是第二次鞭尸了。 这让他很没面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