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6章 富春江上-《聊斋狐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笃行最终是为了‘学有所得’,把学问化用,学以致用,为求‘知行合一’。”

    “《尚书》有云【知之非艰,行之惟艰】,你可明白?”

    “不甚明白,请九娘子指教。”

    刘平转头行个礼。

    阿九笑看前路刘郎:“我也不甚明白,何不去问公子?”

    刘彦听到,张口与二人解释《尚书》中这句话的含义,正式开启行学之路。

    主仆三人如这般边走边说,行路颇为惬意。

    午时,他们来到富春县,买些果腹之食便去往码头,在江口乘渡船,南下金华府。

    船过桐庐,入富春江段,青山秀水美景夹道。

    见江上游船众多,能听到一些高吟赋诗,琵琶唱词之音。

    前方一二里有个小码头,不少人等渡船,船家将船泊靠过去揽客。

    刘彦三人立于船头赏景,看到码头堤岸边有妇人哭丧烧纸钱,哭得十分伤心,几乎喘不过气的样子,众人围着相劝。

    不多时,码头上来几人,望着岸上哭丧妇人交头接耳,叹然摇头。

    刘彦听他们攀谈,上前搭话礼问:“那妇人何故在江边哭?可是亲人溺死江中?”

    一人道:“乃其子丧于江中,她只有这一子,今后无人养老送终了。可怜,可怜!”

    刘彦背手而望,又打听‘妇人之子如何溺亡?’

    其中有一人正是妇人同乡,便以此事为谈资,说起‘五月五日端阳那天……’

    五月五日端阳,江南吴越之地,自古有‘斗龙舟’的风俗。

    龙舟制作,取一段粗木,一分为二,挖空里面,刳为龙形。

    后在舟身会上龙鳞,涂上金漆,在头尾按上龙首、龙尾,如此一只‘龙舟’便成了。

    所谓‘斗龙舟’,即是让孩童在龙舟上嬉闹玩耍,做各种滑稽动作,或是起舞、或是翻跟头。

    期间龙舟顺江而下,无有掌舵之人,过程险象环生,稍不谨慎就有落水的风险。

    每年端阳,钱塘江一带都会举办‘斗龙舟游戏’。

    不少人以此开赌局,押宝龙舟,甚至赌‘淹死几人’。

    庄家为求得胜,专门请人训练孩童,重金利诱孩童父母,往往出几十两的高价,许多人都经不住利诱。

    那妇人也是收了银子,才把家中独子送来‘斗龙舟’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