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此时拿着甘薯,站在那里,百感交集。 我错了吗? 为什么要反对皇太孙呢? 平定倭寇之功不说,光凭进献甘薯这一点,他的功劳,就大得无法衡量。 口口声声说为天下,为百姓谋利益。 为生民立命,为天地立心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 但即令做一辈子的官,兢兢业业的为民,功劳能比得上进献甘薯吗? 比不上。 比得上平定倭寇吗? 恐怕也比不上。 齐泰惶恐不安的胡思乱想。 看着不远处的太孙殿下,他的心情越来越复杂。 不少人都和他一样,此时的情绪十分微妙。 一方面,他们与太孙殿下不对付,看他很不顺眼。 另一方面,又不得不承认,太孙进献甘薯,于国家有不世之功。 “臣恭贺陛下得此神物,从此大明百姓再无饥饿之忧,此千秋未有之功,臣为陛下贺,为天下百姓贺!” 一名官员恭声道。 “为陛下贺,为天下百姓贺!” “为陛下贺,为天下百姓贺!” …… 众官员纷纷道贺,老朱爽朗开怀大笑。 “来人,将太孙殿下进献神物甘薯一事,立即颁布,于金陵张贴告示,同时传令全国各地府衙,悉数告之百姓。” 他顿了顿,又道:“将朝廷加封他为“凌霄战神大罗天仙玄天荡魔佑圣真君”的消息,一并公布,晓喻天下。” 朱允熞怔了一下,老朱这是将他彻底推上“神位”了啊。 平倭寇之类的,毕竟只是故事,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谈。 有些人乐此不疲,有些人也就一笑了之。 历史上,被民间奉为神明的贤臣大将,其实不在少数。 如关羽,如包拯,如尉迟恭等等。 但实际上的影响力,都不是很大。 百姓们祭祀归祭祀,转身出庙就忘了。 毕竟,华夏的百姓,对神明的敬奉,大多采用实用主义的原则。 求神办事! 烧香拜佛,都是为了获得回报。 这是大多数人的思想。 然而,如果将甘薯和他的封号联系起来,就完全不一样了。 百姓们在种植甘薯的时候,就会想到他,感念他的恩德。 除此之外,还可以消除百姓们对新鲜事物的抵触。 正如朝中的大臣不敢试吃甘薯一样。 百姓对于从没有见过的农作物,是不敢轻易去种的。 他们还是更乐意种自己熟悉的东西。 这也是人性的本能。 第(2/3)页